太阳成tyc97282019年碩士研究生專業介紹

 

《化學》專業(一級學科)

《化學》一級學科包含功能配位化學、分析測試與傳感技術、光電物理化學、功能有機化學、高分子材料等5個研究方向。20002005年分别獲得分析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二級碩士授予權,2017年獲得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學科擁有“廣西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屬材料及其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磁化學功能物質”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與檢測”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現代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化學與材料”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普通化學”國家精品課程、“應用化學”廣西區重點學科,“分析化學”廣西精品課程、“儀器分析”校級精品課程和“現代儀器分析導論”校級研究生優質課程等十餘個教學科研平台。教學科研人員70餘人,其中教授30餘人,副教授2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3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廣西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名,廣西高校優秀人才2人。目前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項目經費逾3000萬元。近五年發表SCI論文560餘篇(其中12區論文230餘篇),5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出版專著6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50餘件,獲廣西自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多項。多項研究成果已實現轉讓或被采用。

《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一級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包括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工業催化、應用化學、生物化工五個二級碩士點。研究方向涉及精細化學品合成工藝與新技術、工業催化工程與技術、電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化學工程與技術、現代分析測試及傳感技術。該學科為博士點建設支撐學科,擁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廣西區優秀教學團隊-化學化工教學團隊、廣西電磁化學功能物質重點實驗室、廣西電化學新技術高校重點實驗室。該專業教師有正高級職稱人員26人,副高職稱教師24人,具有博士學位50人,博士生導師8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廣西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2人。近三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等各類項目60餘項。公開發表科學研究論文4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250餘篇;取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70餘件,專利轉讓10餘件,出版專著或教材20餘部,獲得廣西自然科學獎、廣西技術發明獎、廣西科技進步獎8項。

《化學工程》專業(專業學位)

《化學工程》全日制專業碩士主要培養化學工程與工藝、石油化工、工業催化、電化學工程、精細化工、生物化工、工業分析、化學制藥工程等領域的産品研制、工藝開發、裝置設計、生産過程控制、質量檢測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依托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該專業屬于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精細化工工程與技術、催化工程與技術、應用電化學、生物化學工程與技術、現代分析測試及傳感技術,擁有正高級職稱人員18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36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廣西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2人;廣西青年骨幹教師多名。有國家和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廣西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優秀教學團隊,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2項,省部科研項目30餘項,發表SCIEI論文200餘篇,申請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0餘件。

 

發布日期:2018-12-21       浏覽次數:

上一條:太阳成tyc97282021年碩士研究生專業簡介
下一條:化學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