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實驗室】 再生資源化工新技術重點實驗室(校級)

再生資源化工工新技術實驗室的設立是為了順應“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出發,密切結合廣西“14+10”産業發展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貫徹落實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商務部和中科院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為契機,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工藝與技術、生物質再生資源化工工藝、工業廢水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電池綠色回收與再生技術等方向,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

1.學術隊伍

本實驗室擁有一支學術造詣深、學風嚴謹的學術隊伍,形成了以中青年學者為骨幹,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學術隊伍。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0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2名,專職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70%。實驗室重視海外内優秀中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在職人員的培養,五年來引進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人,博士後1人,在職人員中有11人次參加國内外師資培訓進修、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共有5人獲博士學位。

2.科學研究

本實驗室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出發,密切結合廣西“14+10”産業發展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貫徹落實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商務部和中科院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為契機,經過長期的科學研究積累與建設,凝練出4個穩定并相互支撐的研究方向:(1)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工藝與技術;(2)生物質再生資源化工工藝;(3)工業廢水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4)電池綠色回收與再生技術。本實驗室圍繞國家戰略目标,立足再生資源化工新技術的創新,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将實驗研究與應用理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聚集和培養再生資源化工領域優秀科技人才,開展再生資源化工領域科技交流,探索再生資源化工利用共性關鍵技術,增強再生資源化工利用技術輻射能力,開展再生資源化工利用科技成果轉化,力争使本實驗室成為推動再生資源化工利用的産學研用相結合的重要平台。

3.條件建設

在硬件建設方面,通過中央與地方共建專業實驗室經費和博士點支撐學科專項建設經費,五年來累積投入建設經費2000萬元,目前實驗室面積達1300m2,儀器設備總價值達1196萬元人民币。在軟件建設方面,建設經費主要用于學科學術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學術專著出版、多媒體課件制作、專業軟件購置、重大科研項目資助、學術交流及專業調研等,較大地促進了科研成果的産出。

4.人才培養

五年來累積培養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生416人、碩士研究生114人。研究生在校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85篇,申報專利數近40項,獲廣西區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2篇,畢業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長期以來,實驗室堅持對學生開放制度,學生通過在實驗室完成學位論文、進行課外科技活動,動手能力、創新意識、敬業精神普遍得到提高,每年就業率達95%以上。

4.學術交流

五年來承辦國際會議2次,有26人次參加了與實驗室研究相關的高水平國内外學術交流會議,先後邀請10位國内外專家來校作學術報告。

6. 标志性成果及對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和效益

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6項,科研項目經費達950餘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1項,獲廣西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314篇,其中三大檢索系統論文159篇,出版專著、教材數12部,獲自治區級以上優秀教學(教材)成果獎2項。在工業固體再生資源化工、生物質再生資源化工領域,取得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創新成果,受到廣西區内外同行的關注。本實驗室注重科研成果和技術力量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與廣西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廣西蘋果鋁業有限公司、廣西大錳錳業有限公司、柳州金太陽工業廢物處置有限公司、廣西桂林新宇葛業有限公司、桂林甙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貴港捷力電池等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産學研合作關系,合作申報科研項目10多項,解決技術難題20餘項,深受企業歡迎。

發布日期:2019-08-20       浏覽次數:

上一條:【重點實驗室】廣西電磁化學功能物質重點實驗室(區級)
下一條:【聯合實驗室】太阳成tyc9728-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天然産物化學聯合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