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其醬,不食。”孔子曾發出過如此的感慨,尤其可見,醬油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麼重要。
“廚邦醬油天然鮮,曬足180天”這脍炙人口的廣告語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那麼醬油究竟是怎樣制作的,又為何要曬足180天?
7月17日,化生學院“長才幹 做貢獻 積蓄創新創業力量”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來到廣東美味鮮調味品有限公司,為你揭示醬油的秘密......

揭秘一:醬油是何方高人發明的?
實踐團來到廣東美味鮮調味品有限公司的第一站便是“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在這裡,我們追朔到了醬油的起源。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醬的記載了。而醬油之釀造純粹是偶然地發現。傳說從前有一位民婦,從他人手中讨來了一塊肉,由于肉類珍貴,民婦便把肉儲存起來,放了很久之後,肉上出現了一層流傳黑色液體,那便是醬油。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後來發現大豆制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才廣為食用。

揭秘二:醬油是如何從豆子變成醬油的?
傳統醬油制作工藝一共分為六部曲,選豆、蒸豆、稱量、制曲、入料、抽油,缺一不可,環環相扣。廚邦醬油采用傳統工藝和第五代玻璃鋼罐發酵器現代技術相結合,曬足180天,曬出美味曬出鮮.


揭秘三:廚邦醬油為何要曬足180天?
據百年來廚邦醬油的制作工藝的一步步改進,發現隻有曬足180天的時候,醬油的營養成分才最容易被人體縮吸收。并且發酵不足不夠鮮美,發酵過度會發酸,所以曬足180天的時候才天成一味。


揭秘四:廚邦醬油與普通醬油有什麼區别?
廚邦醬油是靠老傳統天然釀造出的醬油,廚邦醬油釀造醬油是一種色、香、味、體調和而又營養豐富的調味品,富含多種種氨基酸,含有各種B族維生素和安全無害的棕紅色素,另外還含有一定量的糖、酸、醇、酚、酯等多種複雜的香氣成份。
在煎、炒、蒸、煮菜肴時,加入廚邦醬油,其中的氨基酸在烹調過程中與食鹽作用,而生成氨基酸鈉鹽,以及在加熱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氨基酸的衍生物,這樣,就使菜肴增加了獨特的鮮美味道。

此次來到廣東美味鮮調味品有限公司,我們參觀了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以及醬油生産線,見證了醬油的發展曆程,了解了現代醬油的生産工藝,理論結合實踐,同學們對自身的專業學習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同時在與該公司的座談會中,也更全面的了解到了企業生産人才需求标準,這将有利于同學們找準定位,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