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88級校友、長江學者、張勤遠教授應邀做客桂工講壇

作者:李沖、新聞技術中心 發布日期:2015-10-08 浏覽次數:

10月8日上午,應太阳邀請,我校應用化學專業88級校友、長江學者、張勤遠教授在我校雁山校區翠華樓學術報告廳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玻璃化學基礎問題及新型光子玻璃器件設計”的學術報告,本次學術報告會由太阳黨委書記梁軍主持,廣大師生參加了本次報告會。

報告會伊始,梁軍書記對張勤遠教授在我校的求學、成長經曆進行了介紹,對張教授所獲得成就表示欽佩與高度的贊揚,并勉勵同學們要以張教授為榜樣、樹立遠大的目标、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與此同時,張勤遠教授對有機會回到母校與同學們做學術交流表達了喜悅之情,回憶起當年在母校學習和生活的日子,張教授仍曆曆在目,他對當年領導、老師們的關心和精心培育表示了深深的感謝,始終牢記着這份深情,并一直關注着母校的命運、牽挂着母校的發展。

報告會上,張教授主要從項目的研究背景出發,介紹了該課題研究在信息能源與環境等各個領域的重要意義。針對玻璃化學産業發展中存在着需要巨大的人力與物力作為支撐等問題,張教授提出了通過玻璃結構及形成機理研究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張教授還介紹了新型稀土玻璃光纖與光纖激光器研究的現狀、難點及研究的科學意義,重點介紹了利用相圖結構模型解決玻璃研究中一些基本問題的方法。

張勤遠教授于1988年進入我校學習,1995年獲桂林工學院資源系碩士學位,在母校進行了長達7年的學習、研究生涯,與母校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份深情一直延續到現在。

整場報告會中,張教授總是帶着平和的笑容,他所帶來的新概念及前沿科技知識,給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科學研究的饕餮盛宴,極大的引起了在座老師及青年學子們的興趣,廣大師生備受啟發,報告會現場不段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報告人簡介:張勤遠,1992年畢業于桂林冶金地質學院應用化學系,1995年獲桂林工學院資源系碩士學位,1998年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材料學博士學位。1998-2000年任同濟大學物理系講師、副教授,2000-2003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研究,2003年10月迄今任職于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任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華南理工大學光通信材料研究所所長、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功能材料室主任。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緻力于玻璃科學與技術、稀土光功能材料等研究,研究工作在Prog. Mater. Sci.、Mater. Sci. Eng. R: Reports、Adv. Sci.等上發表論文200餘篇,論文SCI他引4000餘次;獲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獲第12屆丁穎科技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第1完成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3完成人),2009年獲首屆華南理工大學"我最喜愛的導師"。

講座現場(一)

講座現場(二)

講座現場(三)

上一條:太阳召開開展查處發生在群衆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動員會議
下一條:太阳召開化學工程與工藝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