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多方攜手 共育英才——太阳成tyc9728協同育人剪影

作者:饒筠筠 發布日期:2016-05-27 浏覽次數:

文章來源:《廣西日報》(2016年5月27日11版)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6-05/27/content_1270174.htm

在國家提倡産學研融合的大背景下,産學研協同育人模式是大學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

為此,太阳成tyc9728嘗試從頂層設計理念、協同機制創新、實踐平台建設等方面出發,構建了産學研協同育人模式,并在實踐中取得豐碩成果。

協同育人,帶來雙赢喜悅

企業在育人中充分展示實踐育人的魅力,通過校企大賽,讓學生展開創意的“翅膀”,用企業的力量助學生“飛翔”。

桂林優利特公司同太阳成tyc9728成立聯合實驗室,并舉辦“優利特”杯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在第二屆比賽中,應用化學2012級學生甯崇良、劉偉充分發揮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以《簡易火焰原子發射光譜儀的設計》榮獲賽事三等獎。備賽過程中,他倆在實驗室反複讨論和試驗,最終确定利用戶外野營用丁烷氣體火焰噴槍作為激發光源,光栅分光鏡為分光元件,利用手機拍照功能作為光譜檢測器,制作簡易火焰原子發射光譜儀。

兩位同學的構想和作品,得到了優利特集團領導的肯定,他們的創新意識,讓企業看到了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卓越,激發創新潛力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以培養卓越工程師人才為目标,進一步完善了“專業基礎課平台+方向模塊課平台”課程體系,力争打造“專業技術能力優秀、實踐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學生。

化工2012級卓越班學生張英明,是該培養計劃的受益者之一。2012年,剛入校的他積極參加選拔考試,最終憑借着紮實的外語、理科知識功底,成功入選卓越工程師班。在4年的學習中,他紮實上好每一次專業基礎課,同時在模塊化教學課程中收獲了對專業科研的深刻認識。

2014年,他在專業導師的推薦下,報名參加了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計劃;2015年,他所申報的《便攜式微量镉離子分子印記試紙條的研備》項目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級特等獎,并成功晉級區賽,項目成果還被編入了第七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成果彙編B類項目。

4年的培養,讓他熟練地掌握了專業的各項實驗技能,收獲了項目化思維方式,理解了嚴謹治學、紮實科研對于一位卓越工程師的意義。

多元教學,促進學生成長

太阳成tyc9728與企業聯合,建立了“校中廠”實踐實訓平台。東莞金賽爾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無償提供電源裝配生産線,滿足“電化學工程”方向的電源工藝技能實訓,精細化工實驗室的硬件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化工2012級卓越班學生韋麗成依托該實訓平台,借助電池材料研究室,深度開展冷凍幹燥法制備V2O5納米電極材料及其儲锂性能研究。

去年年9月,韋麗成前往金賽爾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生産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她深入了解到锂離子電池的制造工藝過程。在實習小結中,她這樣寫道:“雖然隻是一顆小小的電池,但需要的是精密的思維、卓越的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代要求我們不能止步于現有的成績,我們要緊跟市場的變化,以卓越的精神設計出更加貼近時代的電池産品。”

結合自己學習的積澱和實習收獲的專業技能,韋麗成參加了第七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項目成果彙編入競賽成果彙編C類項目。今年,韋麗成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廣西日報記者 羅琦 通訊員 饒筠筠)

上一條:浙江大學蘇彬教授來太阳講學
下一條:梁軍書記組織召開畢業生就業工作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