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上午,哈爾濱大學王振波教授在太阳雁山校區12217多功能室作主題為“我國十三五期間新型化學電源的政策及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太阳相關專業老師和學生聆聽了本次報告。
在報告中,王振波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目前化學電源涵蓋的電源種類及各自的優缺點,在此基礎上分别從基礎問題類和關鍵技術類兩個方面對鉛酸電池、燃料電池、锂離子電池、Li-S電池、Li-空氣電池、超級電容器和液流電池的研究現狀、國家政策及未來發展趨勢做了詳細的介紹。他還結合自身科研實踐,重點介紹了锂離子電池材料研究開發與産業化方面的經驗與體會,給老師和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互動環節,王振波教授詳細解答了師生提出的問題。
附:王振波教授簡介:
王振波,男,1973年10月出生,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龍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催化、化學電源、納米電極材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項目8項和市級項目1項;作為技術負責人完成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企業橫向課題多項。在上述項目的資助下,針對低溫燃料電池、锂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持續、深入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12篇,其中影響因子IF>20的2篇,20>IF >15的1篇,10>IF>5的53篇,5>IF>3的29篇,包括化學、材料及環境領域的頂級刊物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Chem. Commun.、JMCA等。論文影響因子總和達550以上,H因子高達35,所發表論文被SCI收錄論文他引達3000次以上;入選ESI十年高引用論文(世界前1%)8篇;JMCA熱點論文3篇,封面論文1篇。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4項,申請32項。連續3年(2014-2016)入選Elsevier公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擔任國際雜志《J. Chem. Eng. Mater. Sci.》編委;《碳素》和《锂電世界》編委;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碳-石墨材料專委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委會委員、國際電化學會會員、中國化學會會員。擔任JACS、Adv. Mater.等十餘種國際頂級期刊的特約審稿人。擔任科技部重大專項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3年2月-今)、教育部留學基金(2011年6月-今)、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009年6月-2013年12月)、内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和會評專家(2013年6月-今)。

王振波教授在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