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桂林日報》刊發太阳黨委書記梁軍署名文章——《廣西高校應成為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領頭雁”》

作者:李沖 發布日期:2018-09-04 浏覽次數:

《廣西日報》2018年8月22日第15版刊發太阳黨委書記梁軍署名文章——《廣西高校應成為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領頭雁”》

《廣西日報》數字報刊鍊接:http://gxrb.gxrb.com.cn/html/2018-08/22/content_1525377.htm

《桂林日報》2018年9月2日第02版刊發太阳黨委書記梁軍署名文章——《廣西高校應成為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領頭雁”》

《桂林日報》數字報刊鍊接: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tml/2018-09/02/content_1703637.htm?div=-1

附:文章全文

廣西高校應成為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領頭雁”

太阳成tyc9728梁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升廣西的文化軟實力和競争力,需要傳承發展好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對廣西而言,區别于其他省區市的最大文化優勢,無疑是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是傳承與創新文化的基本場所,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陣地,廣西高校應發揮文化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從思想認識、機制措施、課程讀本、媒介宣傳以及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大力氣、使真功夫,成為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領頭雁”。

主動作為,增強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廣西高校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可從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轉變思想認識。各級領導要深刻認識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廣西推進民族文化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要充分認識“壯族特色”就是廣西區别于其他省區市的最大文化特色,在廣西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理應有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二是優化機制措施。研究制定有關廣西高校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政策措施,對傳承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進行統籌設計、精心部署,遴選一批“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高校”并給予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要通過更加優化的機制、更為到位的措施,支持、鼓勵和幫助各高校積極參與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三是細化實施路徑。各高校要主動作為,着力強化壯族傳統文化與各類教育的有機融合,轉化壯族傳統文化在當今傳媒中的展現方式,固化壯族優秀傳統節日與特定習俗的涵養作用,深化壯族傳統典故與當地曆史的價值内涵,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增強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命力。

形成合力,擴大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傳統文化中适合于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内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各高校要把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融入教育的各環節,重點從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融入課程,編制讀本。要充分發揮課程和讀本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主渠道作用,構建有利于青年學生長遠發展的教育模式。根據學校的現實條件,開設有關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把對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納入大學生的常規課程中,讓大學生更加系統了解壯族以及壯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自治區教育部門要會同民族、文化等部門,編寫一批适合大學生閱讀使用的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系列讀本。二是運用媒介,充分宣傳。要有效運用宣傳這一文化傳播的關鍵法寶,通過全媒介的宣傳,介紹壯族優秀傳統文化,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宣介實現更廣的覆蓋。要注重通過在媒介中開辟專欄、專版、專題,合理運用報告文學、工作通訊、人物通訊、專項報告、雜文、散文、攝影展等各種形式,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在宣傳活動中的主動性,提高廣大師生在宣傳活動中的參與度。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表達語言,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漫等豐富多樣的傳播方式中進行組合,提升廣大師生對壯族文化作品的認可度以及二次傳播率,力求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三是開展活動,實踐體悟。要注重在實踐活動中傳承與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借助“三月三”等壯族傳統節日,在校園裡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并使之常态化,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枝繁葉茂。定期組織師生分批前往壯族特色村鎮、文化場館進行參觀,依托當地豐富的壯族文化資源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在壯族文化集聚地感受感知壯族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在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安排壯族傳統文化調查及研究的相關課題,并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引導廣大師生在社會實踐中增進對壯族及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認同。

強化隊伍建設,提升壯族優秀傳統文化持續發展的再生力。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要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創造性,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要承擔起引領廣西社會精神層次提升、推動廣西人民文明進步的重要使命,就要大力推進包含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内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用獨具特色的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人、鼓舞人、影響人。其中的重點和關鍵工作,就是要強化隊伍建設。一是組建隊伍。通過組建各層級的“傳承與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心”,建齊配強理論研究隊伍、課程教學隊伍和實踐拓展隊伍,這三支隊伍各司其職、各有側重,圍繞傳承與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這一主題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二是加強培訓。要與廣西各地的壯族文化特色村鎮或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内部培訓+外派學習+挂職鍛煉”等複合型的形式,強化上述三支隊伍的培訓,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工作更富活力。三是強化考核。要強化對這三支隊伍的考核,以目标考核等具有推動力和監督力的形式,促使這些隊伍發揮應有的效用、産生應有的社會影響。四是樹立典型。要綜合考量三支隊伍在參與、推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中的表現和成效,評選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同時,進行專題宣傳、重點宣傳,提升典型人物的榮譽感,不斷激發廣大師生對傳承和發展壯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廣西日報》第15版刊發文章

《桂林日報》第02版刊發文章

上一條:梁軍書記主持召開新學期學生工作會議
下一條:太阳召開太阳成tyc9728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2018-2020年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基地(中心)建設規劃》及《2018年建設任務書》專家論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