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孔繼烈教授到太阳講學

作者:袁亞利 發布日期:2018-12-18 浏覽次數:

2018年12月16日下午,複旦大學孔繼烈教授在太阳雁山校區12217多功能室作了主題為“微流控芯片分子檢測技術與儀器創制”的學術報告。太阳部分師生聆聽了報告。報告會由太阳院長李建平教授主持。

報告會中,孔繼烈教授首先介紹了微流控的相關基本理論——将各種基本操作單元(制備、反應、分離、檢測)集成到一塊幾平方厘米的芯片,由微通道形成網絡,可控流體貫穿整個系統。微流控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提出以來,在分析化學、微電子微光學、計算機科學、微電子加工、生物醫學以及材料學(表面修飾、化學改性)等領域有着廣泛應用。孔繼烈教授重點介紹了微流控在病原體的篩選(高通量、準确、快速檢測,例如:SARS)、高敏高特異分子診斷(例如:HIV)、多靶标的甄别篩查(例如:禽流感)、單細胞核酸檢測等不同研究方向亟待解決的難題。孔教授還簡要總結了近幾十年來該領域芯片的研發與應用成果,并展望了其發展趨勢,分析了所面臨機遇與挑戰等。孔教授在報告會中還現場展示了他的團隊正在研發的微流控應用産品,使聽衆們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同時加深了大家對此報告的印象。

孔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語言風趣幽默,還通過實物展示,引發了師生們濃厚的興趣,使大家開闊了科研視野,對今後的學習和研究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孔繼烈教授在作報告

孔繼烈教授現場展示其研發團隊的成果——微流控芯片實物

報告會現場

上一條:南京大學朱俊傑教授到太阳作學術報告
下一條:太阳召開2018年電磁化學功能物質廣西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