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第十六屆泛珠三角區域“9+2”化工專業本科教學工作會議在廣西南甯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廣西民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及廣西多糖材料與改性重點實驗室聯合承辦,來自華南地區高校和企業代表共計200餘名代表出席大會。太阳梁福沛教授、匡小軍院長、李霞副院長、化工教研室主任王桂霞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在廣西民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劉紹剛的主持下拉開帷幕。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姜明國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梁斌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華南理工大學張正國教授緻歡迎辭,強調深化工程教育認證、推動數智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并呼籲加強校企協同育人,培養适應産業變革的複合型人才。大會報告環節彙集了來自高校、行業協會及企業的專題分享,涵蓋工程教育認證、AI技術應用、課程建設創新等熱點議題,其中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秘書長唐旭華解析了工程教育認證标準與培養方案修訂方向,華南理工大學張正國教授分享了能源化工專業課程建設經驗,廈門大學李清彪教授分享了生成式AI在科研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太阳院長匡小軍教授做了題為“服務地方的高校化學化工類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報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三個根源問題,介紹了太阳在化工教育領域的實踐路徑,深入探讨了化學化工類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融合路徑,以及如何通過産學合作協同育人,培養更多适應新時代需求的化學化工人才,報告引發了與會嘉賓的熱烈反響。報告會後太阳參會老師與專家和學者進行了交流。此次會議交流為學院後續的專業、課程建設、學科競賽等工作提供了創新性思路,特别是為人工智能賦能教學過程和專業建設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導。

圖1易争明教授授予匡院長講座證書

圖2 匡小軍院長在會場作報告
(一審:王桂霞 二審:馬文碩 三審: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