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通知】廣西電磁化學功能物質重點實驗室2020年學術年會系列學術報告(二)

作者: 發布日期:2020-11-25 浏覽次數:

學術報告(一)

華中科技大學趙海波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中國化學鍊技術研究進展

主講人:趙海波 教師

時 間:2020年11月26日(周四)上午9: 30—10: 1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趙海波教授簡介:

趙海波,博士/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副主任,“優秀青年基金(2016-2018)”等獲得者。1999年、2002年和2007年分别在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2008.2~2009.4受洪堡基金會資助在德國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進行博士後研究(洪堡學者)。目前主要從事化石能源低碳燃燒和高值化利用、燃燒合成功能納米顆粒、環境熱經濟學、能源轉換與利用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至2020年9月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論文被SCI收錄140餘篇),出版中文專著3部,獲得發明專利1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8)、以通訊作者獲國際燃燒會議傑出論文獎(2019)、國際化學鍊會議最佳論文獎(2014)等。

學術報告(二)

昆明理工大學李孔齋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CO2加氫制甲醇催化劑構建與催化機理

主講人:李孔齋 教授

時 間:2020年11月26日(周四)上午10: 10—10: 5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李孔齋教授簡介:

李孔齋,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博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項等11項課題的研究,在Chem、NatureCommunications、NanoEnergy、Journal of Catalysis、ACS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pplied Energy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25篇,H因子為30,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第一申請人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7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獲雲南省自然科學特等獎1項、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全國高校冶金院長獎提名獎和雲南省優秀博士論文等。兼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節能減排專業委員會委員、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第三屆青年編委會委員、美國化學學會(ACS)會員、國家重大研發計劃函評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或函評專家等。

學術報告(三)

昆明理工大學祝星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化學鍊乙苯氧化脫氫及儲氧催化劑設計

主講人:祝星 教授

時 間:2020年11月26日(周四)上午10: 50—11: 3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祝興教授簡介:

祝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昆明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主任。曾任昆明鋼鐵控股二級公司副總經理從事資源綜合利用研發工作,作為研究學者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李凡星教授課題組從事化學鍊及可持續能源領域研究工作。獲“昆明理工大學優秀共産黨員”榮譽稱号、校級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和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主要從事化學鍊領域研究,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Catalysis等知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兩篇入選擴展版ESI高被引用論文(1%),1篇入選Energy & Fuels TOP 25 MOST CITED* ARTICLES IN 2014獎。

學術報告(四)

清華大學朱永法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有機超分子光催化環境淨化、能源催化基腫瘤治療研究

主講人:朱永法 教授

時 間:2020年11月27日(周五)下午14:30—16:0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12217多功能室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朱永法教授簡介:

朱永法,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導,國家電子能譜中心副主任。分别從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以及在日本愛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88.7月到現在,一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工作,從事能源光催化、環境光催化及光催化健康的研究。

獲得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的資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發表SCI論文390篇,高被引論文34篇;論文總引29900餘次,H因子為98。2014-2019年Elsevier高被引學者(化學),2016年Elsevier全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高被引學者,2018-2020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化學)。

學術兼職有Applied Catalysis B副主編,中國感光學會副理事長兼光催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室内與車内環境淨化行業協會會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上一條:太阳舉辦廣西電磁化學功能物質重點實驗室2020年學術年會第二期系列學術報告活動
下一條:【學術報告通知】威立(Wiley)材料科學期刊編輯蔣方圓博士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