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一)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羅軍華研究員學術報告
題 目:雜化光鐵電半導體晶體材料
主講人:羅軍華 研究員
時 間: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4: 00—14: 3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羅軍華研究員簡介:
羅軍華,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本科畢業于江西師範大學化學系;2003年獲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博士學位;2003-2005年先後在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和佛羅裡達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6-2009年獲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資助在中子衍射中心從事研究。分别在JACS, Angew,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PNAS, Nat. Commun.等在内的專業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0多篇(包括JACS 18篇, Angew 22篇, AM 3篇, AFM 4篇);授權發明專利30件。先後榮獲第二十二屆運盛青年科技獎,第十三屆福建青年科技獎和第二屆福州青年科技獎;2015年受聘為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擔任美國《Crystal Growth & Design》 (晶體生長與設計)雜志編委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國化學快報)副主編。主要從事無機/有機雜化半導體光電功能晶體材料,雜化鐵電和相變晶體材料以及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
學術報告(二)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張鐵銳研究員學術報告
題 目:水滑石基納米光催化材料合成太陽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
主講人:張鐵銳 研究員
時 間: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4:30—15:0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張鐵銳研究員簡介:
張鐵銳,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光化學轉換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士(1994-1998),吉林大學有機化學博士(1998-2003)。之後,在德國(2003-2004)、加拿大(2004-2005)和美國(2005-2009)進行博士後研究。2009年底受聘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能量轉換納米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在Nat.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JACS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0餘篇,被引用16000多次,H指數70,入選2018、2019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1項,在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40餘次。2017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學會高級牛頓學者、德國“洪堡”學者基金等資助、以及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Award in NanoEnergy 2019和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領域優秀青年獎等獎項。兼任Science Bulletin副主編以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Science、Solar RRL、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ChemPhysChem、Carbon Energy、Innovation、SmartMat等期刊編委。現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委,中國感光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學術報告(三)
華中科技大學盧興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新型雜化分子:金屬富勒烯
主講人:盧 興 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5:00—15:3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盧興教授簡介:
盧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入選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從事新型碳材料的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在金屬摻雜碳分子及其組裝體的結構性能調控等方面取得了有影響的結果,受到廣泛關注。在J. Am. Chem. Soc.(19篇),Angew.Chem. Int. Ed.(15篇)和Chem. Sci.(8篇)等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主編專著4部,參編5部,受邀撰寫綜述16篇。5次擔任國際會議(共同)主席,邀請報告及受邀講學數十次。曾獲第十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獎”和第七屆日本富勒烯學會“大澤賞”。
學術報告(四)
長江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宇恩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單原子催化劑對氧的高效活化應用探索
主講人:吳宇恩 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5:40—16:1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吳宇恩教授簡介:
吳宇恩,廣西桂林人,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2009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系。2014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師從李亞棟院士。2014年9月至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工作。一直專注于納米晶催化劑的可控制備,對于功能無機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結構與性能的關系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入的思考。近年來,專注于金屬單原子、團簇催化劑的合成方法學研究,并将催化劑應用于以燃料電池相關的小分子活化反應研究。近5年來,以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包括Nat. Cat.2篇,Nat. Commun.4篇、J. Am. Chem. Soc.8篇、Angew. Chem. Int. Edit.9篇, Adv. Mater4篇,Joule 1篇,Chem2篇等,論文共計SCI引用7000餘次,科睿唯安高被引學者。2015年獲得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017年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專項青年項目資助并任首席, 2017年獲得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資助。擔任國際重要期刊Science Bulletin(國際Q1區) 副主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國際Q1區) 編委,Small methods客座編輯, 無機化學學報青年編委等,内燃機協會燃料電池分會委員,2019年獲得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20年獲得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實現多項成果轉化。
學術報告(五)
青年千人、蘇州大學吳濤教授學術報告
題 目:金屬硫族納米團簇中的新發現:氫鍵輔助穩定sp雜化直線型二配位硫
主講人:吳 濤 教授
時 間: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6:10—16:40
地 點:雁山校區12号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太阳成tyc9728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吳濤教授簡介:
吳濤,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1999年就讀于湖北三峽學院師範學院(現名三峽大學),獲化學教育專業理學學士學位;2000-2003年就讀于廣東汕頭大學,獲工業催化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03-2006年在汕頭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任教;2006-2011年就讀于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獲無機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2011-201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2年6月入職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化學學院。2011年獲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江蘇省“創新團隊計劃”引進團隊核心成員和蘇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緊缺高層次人才”;2013年入選江蘇省“雙創計劃”引進人才;2014年入選蘇州市工業園區金雞湖“雙百人才計劃”。吳濤教授長期從事晶态雜化微孔框架材料和半導體納米團簇等化學材料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目前已在化學和材料領域系列國際期刊發表聯合署名學術論文13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 (11篇)、Angew. Chem. Int. Ed. (5篇)、Chem. Sci. (1篇)、Chem. Mater. (5篇)、Chem. Comm. (4篇)等期刊上發表研究性學術論文80餘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和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