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妹妹,女,中共黨員,廣西欽州人,化學工程與工藝2020-2班,保研已錄取華南理工大學。
一、敢做敢為,為夢想奮鬥
培根說過:世界上有許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會做,而僅僅是因為他比你敢做。在開學之初,學院的卓越工程師計劃開始選拔,分筆試和面試。第一次面試的她,心驚膽戰。雖然沒有被入選,但是她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在大學的第一個學年裡,她綜測排在了班級第一,參加了許多社團活動,擔任了許多學生工作,還積極申請入黨。從小就獨立的她,總是把自己的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她懷着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認為大學生應該要有勇敢創新的精神。在一節化工原理課上,她決定向專業老師詢問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項目比賽的事情。老師對她的成績給予肯定後,便答應她參與課題組研究。從此,她經常積極去實驗室和師兄師姐們讨論和研究實驗,有時候經常自己一個人研究到深夜。勤奮刻苦、善于思考的她,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學會了如何探索實驗條件、查閱文獻、撰寫論文。前前後後她又參與了互聯網+,挑戰杯等衆多比賽,拓寬了她的視野,培養了她的耐心和創新能力。
二、勤奮好學,為實踐出發
作為學生,在校期間的第一任務是搞好學習,學好本領,提高自身素質。要講求實幹,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踐,有實踐的能力和勇氣,在實踐中提高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她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在每一節課上她都非常認真的聽講、善于思考、課後認真總結。在實驗課上,她總是把實驗理論搞明白後,再開始實驗操作,遇到有疑惑的地方,總是會思考後,再向同學和老師詢問。在大二學年的暑假,她決定去參加學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當時學院隻設立了三支實踐團,很榮幸的是她剛好被學院的科普實踐團錄取了。科普實踐團當時科普的知識與專業契合度達百分百。不幸的是,當時是抗疫時期,不得外出随意走動,導緻許多調研工作都不太方便進行。她與團隊的隊員們在網上展開了調研工作,用學習過的專業知識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知識相結合,通過視頻拍攝科普化學生活知識。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時,她總能提出意見。如遇到剪輯視頻時,都不是相關專業的他們,她決定從網上找資料,認真學習,自己實操後,将自己的建議與大家交流。最後,在将近十天的真抓實幹,才得以完成。暑假,她回到家鄉後,還将自己的實踐成果和感想,分享鄉親們。
三、砥砺前行,為當下努力
對于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學生來說,參加化工設計大賽是一項有利于提升專業技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工程設計和實踐能力的比賽。當她看到往屆同學獲得的成果,她對他們充滿敬佩,并激勵自己向他們認真學習的态度。在比賽組隊中,她獲得了大家的認可,擔任了項目組長。一直做事認真努力的她,立志要擔當好責任,帶領團隊取得好成績。她結合每位隊員擅長的領域,安排他們負責好相應部分,并告訴他們要團結協助。沒想到幾天,隊員在設計中遇到了分歧。部分隊員又需忙于考研複習。作為隊長的她,很想在這次比賽中獲獎。因此,她感到焦慮和害怕。但是她相信對生活的結論不能下得太輕易、草率,隻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提煉自己的狂熱、浪漫的想法。她通過認真協調隊員工作,詢問他人,分析她們不同的意見,很快得到了妥善解決,并完成了化工設計也獲獎了。

(一審:李婧雯;二審:黃道坤;三審:李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