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太阳學子走進基層,調研三樹村脫貧步伐

作者:饒筠筠 發布日期:2018-07-16 浏覽次數:

三樹村位于新街鎮的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兩公裡,全村有4個自然村,耕地總面積4000畝,人均耕地面積1.5畝。七月的三樹村正值稻谷收割時節,村民脫貧緻富的心願就像這太陽一樣炙熱滾燙。大小山溝,或深或淺,滿園的莊稼,勾勒出整個村子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前景。

下鄉入戶,确認醫療體系全覆蓋

“原來幾千塊的藥現在就要幾百塊錢了,再也不用因為吃藥而頭疼了,醫保對我們的幫助特别大”殘疾人王大爺高興的對實踐隊員說到。近些年來,國家大力在農村推進新農合醫療體系,像王大爺這樣的身有殘疾的村民,在醫療上有了極大的改善與保障。農村全面實行醫療保險後,“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成為曆史。

實踐隊員盧巧雪正在了解王大爺身體狀況

田間地頭,了解三樹村脫貧新模式

據實踐隊員了解到:如今三樹村已全面整合本村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将水稻作為主要的經濟作物。合理利用村民空閑土地,建立果蔬生産基地,種植了辣椒、苦瓜、黑李與雪梨等果蔬,以“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不斷創新發展機制,繼續尋求産業化發展之路,引領農民增收緻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村民正在采收種植基地的辣椒

生産基地不僅是合作村民的集體财産,還是其他村民農忙之餘打散工的主要地點。村民可以來到種植基地幫忙采摘辣椒,也可以去到挑揀基地幫忙整理蔬菜。在豐富農村産業結構的同時,也使得村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渠道。

村民正在果蔬基地挑選剛剛采摘的辣椒

走訪故居,探索鄉村旅遊發展

實踐隊員在三樹村村委彭姨的帶領下,參觀了三樹村的舊村,彭姨給我們介紹:“原本住在舊村的村民在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已經遷入到新村,政府已經準備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産。”實踐隊員眼中的古村落房屋錯落有緻,有着統一的排水管道,古村落的房屋的建造材料大多為木材和石頭,質地堅固,讓人為之贊歎。

下午實踐隊員踏入古街,據古街遊客分享,每年農曆二月八都會在古街内舉辦猜燈謎、桂劇演出,成千上萬縣内縣外的遊客來這裡競相猜謎。呈現在實踐隊員的古民居已經修複一新,鄉政府逐步重視該地區的旅遊業發展,結合古街桂劇,宣傳弘揚灌陽古街豐富的文化底蘊。

修複一新的古街

上一條:【精準扶貧】太阳到三樹村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下一條:太阳成tyc9728化生學子入灌陽:探尋紅色遺址,激發青年拼搏精神